“風調雨順”是人們對氣象條件的向往與期盼。然而,今年以來,我市卻遭遇了有氣象記錄以來歷史同期最少的降水量。時下正值春耕春種的關鍵時期,為了滋潤干涸的鹽都大地,我市各級各相關部門、單位以及廣大黨員干部群眾積極行動起來,眾志成城抗擊旱情。
水務、農業部門啟動備用水源,合理制定用水計劃,全力保障春灌用水。供電部門提前部署、精心組織,優先保障農業生產用電需求,積極對接客戶,及時掌握客戶用電需求,對排灌供電設備進行特殊巡檢,逐一檢查用電線路、開關,及時解決春耕春灌中的各類用電問題。消防部門將抗旱保水作為當前的大事要事來抓,利用消防罐車及時將水送到田間地頭,有效緩解群眾生活用水困難。氣象部門,針對農業抗旱、森林防火、大氣污染防治等情況,抓住有利氣象條件,在多個作業點實施人工增雨作業。
近日,我市終于迎來久違的降雨,旱情有所緩解。然而,我們也要清醒地意識到,我市旱情并沒有得到根本緩解,春耕生產仍然面臨干旱缺水的嚴重困難,抗旱保春耕的形勢依然不容樂觀。
一年之計在于春,一年好景看春耕。農業收成關系到每個人的飯碗,關系到農民的收入、農村的穩定。齊心協力抗擊旱情,從宏觀層面,要做好“抗大旱、抗長旱”的思想準備,壓緊壓實抗旱責任鏈條,加強旱情監測預警、科學調度水利工程,優化水資源配置、提升流域區域水安全保障能力。從微觀層面,還得依靠基層的黨員干部及時帶領和動員群眾因地制宜地開展“蓄、引、提、調”等各項措施,推廣應用地膜覆蓋、旱地育秧、免耕栽培、節水灌溉等先進適用的抗旱節水技術,種植耐旱作物,提高抗旱能力,搞好農業生產。
齊心協力抗擊旱情,也是每一個市民的共同責任。久旱少雨,導致許多地方水源短缺。我們要不斷提升節水意識,將節水意識融入到生產生活全方位,堅持從我做起,“節”盡所能。在日常生活中,常檢查用完水龍頭有沒有擰緊,常自省洗車、淋浴、洗衣用水是不是合理,只有每個人都從點滴做起、從身邊做起,才能營造全社會的節水氛圍,為抗擊旱情提供助力。(凱歌)
編輯:冉華陽
責任編輯:陳翠
編審:喻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