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貢網記者 繆靜
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又是一年春草綠,又到一年清明時。在大安這片土地上,紅巖英烈江姐用實際行動鑄就的革命精神,始終植根于百萬鹽都兒女心中,成為自貢人民推動轉型發展、創新發展、跨越發展、高質量發展的不竭動力。當前,正全力以赴創建天府旅游名縣的大安區,緊緊圍繞愛國、愛黨、愛社會主義主題,充分挖掘本土紅色文化資源,講好江姐故里紅色故事,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賡續共產黨人精神血脈,開啟新征程,奮進新時代。
圖:大安區委宣傳部全體干部職工在江姐雕塑廣場舉行清明祭英烈主題黨日活動
以“紅”帶“彩”強特色
走出文旅融合發展新路
在大安區大山鋪鎮江家灣的小山窩里,沿著半山腰一條小路向下走,一處錯落有致的川南民居建筑映入眼簾,這就是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著名革命女烈士江竹筠的故居,這里依山傍水,綠樹成蔭,秀美而寧靜。
故居大門上方“江姐故居”的紅色牌匾格外引人注目,實物廳陳列了江竹筠及其家人生前使用過的部分物品,展覽廳里展示的是她的生平事跡以及圖片資料。故居透過歷史的煙塵,無聲地訴說著一段紅色故事,至今仍有不少人前來尋覓英雄的足跡。
在故居附近的山頂上,江姐雕像高高屹立,格外顯眼。
圖:江姐故居
新中國成立后,江竹筠的事跡被寫進小說《紅巖》,又被陸續搬上舞臺、銀幕和熒屏廣為傳頌,影響和激勵了幾代人。2009年,江竹筠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
大安區高度重視江姐精神的傳承和發揚。2007年,江姐故居對外開放,成千上萬的人前來瞻仰烈士故居;2009年,自貢市第十中學校更名為自貢市江姐中學;2011年,江姐故居被列為四川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20年,增補為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近年來,隨著城市開發建設的推進,江姐村作為我市東北部新城核心區域,中華彩燈大世界、四川輕化工大學李白河校區等重大項目紛紛落地于此。豐富的紅色旅游資源和彩燈文化,讓江姐村更具發展潛力。目前,因全市重大項目中華彩燈大世界的建設,江姐故居建設有了新的規劃和發展方向。
下一步,大安區將拓展旅游業的文化氛圍和內涵,把江姐故居的保護、利用同旅游業結合起來,促進紅色和彩色文旅融合發展,打造以“紅”帶“彩”相結合的特色旅游村,走出一條故居建設與旅游業相結合發展的新路子,帶領群眾增收致富,推動鄉村全面振興。
完善提升展陳內容?
江姐事跡陳列館副館亮相
2021年是“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歷史交匯點,也是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根據黨中央開展黨史學習教育部署、省委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實施意見和市委指示精神,把江姐紅色資源作為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內容,對挖掘好大安區紅色資源,學習好自貢黨史、大安黨史具有重要意義。3月初,大安區委、區政府對江姐故居展覽廳展陳內容進行完善、提升。目前,江姐故居及江姐事跡陳列館以更加嚴謹的脈絡、豐富的史實和全新的面貌展示于世人,繼續為新時代、新征程提供強大的精神力量。
圖:自貢30余名女企業家到江姐故居開展“學黨史、緬先烈、感黨恩”專題教育活動
此間,大安區委宣傳部牽頭先后邀請重慶紅巖革命歷史博物館原館長厲華、四川大學環境藝術研究所研究員李琢、自貢國畫院院長曹念等一批紅色文化專家對展陳脈絡進行梳理,召開審稿會、現場會13次,派專人到重慶紅巖革命歷史博物館、四川大學江姐紀念館收集各類圖文史實資料368件,遍訪江姐村群眾修復江姐家族族譜。從討論到組稿,從設計到制作,宣傳部展陳專班用8天時間,高標準完成江姐事跡之“紅色故鄉”“江竹筠的童年時代”“江竹筠的青少年時代”“革命熔爐”“在烈火中永生”“永遠的豐碑”展陳。
3月底,大安區將江姐親屬江子剛原住房改造修繕為江姐事跡陳列館(副館)。副館延續主館“賡續紅色基因,開啟時代新征程”主題,以“求真”“擔當”“忠誠”“使命”4個篇章為脈絡,充分整合相關資源及江姐紅色文化園規劃,以“圖片+文字”方式,深度展現江姐在川大勤學求真、在川東與彭詠梧并肩戰斗、在獄中與獄友共同斗爭的感人事跡,以及自貢共產黨人奮斗歷程和自貢兒女傳承江姐精神等內容,讓世人更深入了解江姐事跡,鼓勵世人銘記江姐精神,化學習為踐行,化追思為使命。
講好革命英烈故事
提升創建天府旅游名縣軟實力
紅色文化是連接過去、現在和未來的重要精神紐帶。每一次對紅色歷史的回眸,都是對歷史上那些為中國社會發展而獻身的人們的敬仰,是對那些正為祖國建設而不懈奮斗的人們的鼓勵。
圖:“渣滓洞”影視拍攝基地
“在當前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過程中,江姐敢于擔當的精神對于每一個崗位都有激勵作用,應該把這種文化資源充分挖掘,去塑造新時代中華魂、民族魂?!敝貞c紅巖文化史料研究中心主任、紅巖革命歷史博物館原館長厲華在參與大安區有關紅色文化活動時談道,怎樣去擔當民族振興重任,怎樣去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從江姐身上都能找到行為坐標參照。當前,大安區正全力以赴創建天府旅游名縣,努力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中,用跨地聯展、巡展等形式,將紅色文化廣泛傳播,希望以江竹筠烈士為代表的紅巖精神能夠激勵更多人走向未來,承擔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任。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把紅色資源利用好、紅色傳統發揚好、紅色基因傳承好,讓革命事業薪火相傳、血脈永續。充分挖掘紅色資源所蘊含的時代內涵,創新創造、敢為人先的自貢,正以堅決落實黨中央、省委決策部署的政治站位和定力,以再造產業自貢為總牽引,系統推進“1743”戰略舉措,努力推動“四個走到前列”,昂首闊步向著“加快建設新時代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示范城市”的目標,奮力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自貢新征程。
■延伸閱讀
江竹筠(1920-1949),原名江竹君,被捕后改名為江竹筠,大山鋪鎮江家灣人,中國共產黨地下時期重慶地區組織的重要人物,為中國共產黨追認的女烈士。江姐是人們對江竹筠烈士的愛稱。1939年,江竹筠加入中國共產黨,1945年與彭詠梧結婚,婚后負責中共重慶市委地下刊物《挺進報》的組織發行工作。1948年,彭詠梧在中共川東臨時委員會委員兼下川東地委副書記任上戰死,江竹筠接任其工作。1948年6月14日,江竹筠在萬縣被捕,被關押于位于重慶的國民政府軍統渣滓洞集中營,遭酷刑仍拒不交出軍統所要的中共地下黨情報。1949年11月14日,重慶被中國人民解放軍重重包圍之際,她被國民政府軍統于渣滓洞監獄所殺并毀尸。2009年9月,江竹筠入選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人物名單。
編輯:陳翠
0